陈俊:创新心血管疾病诊疗方法,护航心脏健康

2020-09-24 15:42:41   发布于:北京市

  

  心血管疾病被称为人类“头号杀手”,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有约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1%。另据统计,2018年中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约为2.9亿,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上升阶段,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

  面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不断上升,前期的疾病筛查以及早期诊断对于后期精准化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方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专家陈俊与团队成员近些年来在冠心病诊断方法上不断创新,以期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更加精准和妥善的治疗。

  有创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无创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最常用方法,但二者仅能提供冠状动脉的解剖信息,不能对狭窄进行功能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解剖特点并不能直接反映功能状况,特别在中等狭窄病变,二者相关性较差。

  围绕着如何无创、准确的评估心肌缺血,理解冠脉狭窄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对心肌灌注状态进行准确评价,陈俊与团队成员首次提出CT增值比(CT Enhancement Ratio,ERCT)的概念,通过对于CT成像的图像后处理,将当前定性的图像分析定量化,极大提高了诊断准确性,该研究文章已在《美国放射学杂志》发表。该方法在完成动物研究后,在医院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陈俊与团队成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能谱CT心肌负荷灌注成像和冠脉TAG定量评价FFR和IMR以探讨冠脉狭窄与心肌缺血关系及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在项目的研究工作中,陈俊参与了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功能研究,并提出了评价冠脉功能狭窄的新计算模型和方法,有效推动了冠状动脉狭窄的CT功能评价技术提升。最终,项目研究通过无创心脏血液动力学评估,阐明冠脉狭窄与心肌缺血关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评判预后提供了可靠依据。

  随后,这一新方法被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其极大的减少了射线的辐射量,增加了诊断准确性,突破了目前CT灌注显像射线量大、容易高估灌注血流的缺陷,目前该研究方法已经申请进入临床研究,可望给临床提供一个无创的、更安全的、更准确的判断冠脉狭窄临床意义的新方法。

  以冠心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为专业方向,陈俊已经从事心血管临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迄今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EI及中文核心期刊文章30余篇,其中冠心病介入专业文章十余篇,作为主要编者参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专著编写3部,均具有重要的学术贡献和影响力。

  其中,出版于2008年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专著,不仅汇集了编者10多年来在治疗分叉病变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分叉病变介入治疗进行了全方面的评述,同时收集了具有挑战性和代表性的27例分叉病变病例,为冠心病介入医师掌握此领域的最新动态提供参考。

  作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专家,陈俊近年来还致力于推进心血管疾病精准化治疗的发展。目前,他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的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谱CT负荷灌注成像评价可挽救心肌的血流动力学演变及损伤机制研究》,通过应用能谱CT负荷灌注成像方法研究不同类型的损伤心肌,特别是可挽救的存活心肌的血流动力学演变规律,揭示其病理生理机制,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提供影像学依据。

  据了解,该项目预计在2021年结项,研究成果可快速、准确且无创地评估冠心病造成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真实具体情况,使用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预警标识,并筛查出亟待治疗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进而为临床最大程度的挽救存活心肌组织提供指导策略,实现AMI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

  医学的创新关乎生命。秉持这一理念,陈俊一直致力于提升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技术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且精准化的治疗策略。最后,他表示“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近年来我国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效,其实,预防心血管疾病道理很简单,培养规律的生活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豁达的胸怀,还要坚持一些体育锻炼。(文/王伟)

责任编辑:小甲
热点阅读
  • 财经
  • |
  • 新闻
  • |
  • 资讯
© 2024 中国财经资讯网版权所有 About Netname | 中国财经资讯:用心去经营一个财经网站! |